HIV Q&A

  • 友情連結申請
  • 本站聲明
  • HIV破除迷思
  • 菜花破除迷思
  • 常見問與答
  • HIV Q&A
Home / 環境因素 / 我今年35歲,職業是護理師…

我今年35歲,職業是護理師…

Q:

你好!羅醫師!
我是偶然搜尋相關資訊看到這個答客問的,這兩天也有稍微認真看了一下,所以想跟您描述一下我前天發生的狀況,並希望能讓疑慮獲得一些更加專業的意見!

我今年35歲,職業是護理師,6/7下午2:30完成一台Brain Angiography的檢查,在進行收拾用物檢查台耗材垃圾分類時,被Guide wire尾端劃傷約5.5cm的細長傷口,劃傷深度自覺應該小於1mm,老實說當時真的僅感覺到只是被什麼東西掠過,沒花心思注意有沒有傷口的產生。

檢查前查詢患者相關檢驗報告,神內VS在病歷上寫道『6/5–預計明天幫患者抽血檢驗HIV 如果患者同意的話』,所以開始進行檢查我們就有特別小心,壓Angio止血的時候也如同平時一樣注意工作安全,檢查做完,病人也回病房了,3:30病房來電說檢驗科通報p’t 的HIV positive

4點準備下班時換裝後發現了右手前臂外側的傷口,很淺,但發紅痕跡看的到,酒精擦拭會刺痛,所以進行了異常事件通報。其實,原本是覺得好像還好,因為真的有點趕時間,一度真的不太想報,你知道的跑流程有點囉唆,可是我在那段跑流程的期間,可以感受到各單位,有多麼的慌張…… 也許是大家都快要下班了,也許是已知的HIV positive,大家沒遇到過這樣的經驗,也許是資源不夠的醫院,把大家嚇壞了。當天沒有感染科開診,曾有針扎經驗的同事火速幫我掛了家醫科,反正只是為了要先開抽血檢驗單,結果家醫科醫師說這怎麼掛我?!要掛感染科啊!

感控管理師來電關心時也是誠惶誠恐的說明,西方墨點的報告要2週,其實還不算確診厚….而且就算要吃藥,還是得另外往愛滋病專責醫院掛號,我這邊給你某某醫院的電話厚….他有一個醫療團隊可以讓你先諮詢,你自己問問看需不需要吃藥厚……我聽的出來她的緊張。當然電話我是打了,那個某某醫院的醫療團,可能也是要下班了,接電話的人員應該是愛滋病個管師,她說你要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但是要吃28天喔!如果你沒辦法吃到28天那不如不要吃,預防性投藥72小時內吃就可以了。老實說,我感受到她有些不耐煩,或許是我並非他們院內同仁,作業可能有些困擾吧~我能理解。

當了護理人員14年,針扎流程不是沒跑過,但是感受大不同。後來我自行掛了前老東家的醫院夜間門診感染科,在8點50分服用了Kaletra和Combivir,流程很順利,除了因為在不同的醫療機構就診,勞保局職災單的問題搞很久,去電給值班護理長問搞的她也很緊張,問了勞安因為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請我先自費拿藥,之後再處理費用問題;那位感染科醫師很細心,還打電話到1922問看這種狀況處理方式怎麼辦等等,她讓我以為,我還是這裡的員工似的,真的令人很感動!

6/8 下午3點被通知,病人梅毒positive,感控說今天沒有感染科,隔天再掛號打penicillin G ,我有提醒門診處置室的同仁我被針扎的事,雖然只是IM但還是請她們戴手套,同仁們幫我打針,免不了聊了一下,有人問我妳有沒有哭?說真的,我這幾天倒是沒有因為針扎到HIV positive 而哭,但是打penicillin G的時候哭了。

我現有的問題是
◎ 表皮劃傷當時未察看,所以並沒有立即性處理如沖水、消毒、也不知道有沒有流血,發現時已經是1個半小時後。
◎ Guide wire尾端當然並未進入病人體內,但會經由執行醫師的手在勾血管的時候碰觸到。
◎ Guide wire使用後,是泡在table上的無菌器械盒裡,內有N/S+Heparin,整條150㎝已經接觸到生理鹽水。
◎ 我在收拾用物時要將Guide wire丟棄時被劃到,所以它當然是已經暴露在空氣中了。
那麼,就這幾方面來說,我的感染機會其實是蠻低的對吧?

我今年10月要結婚了,而且也有點老了,所以是計畫一結婚就不避孕了,但是剛好遇到了這件事,有點煩惱…….

老東家的感染科醫師說,我仍然可以有正常的性生活,不過還是全程使用保險套,但是建議還是半年過後再懷孕比較好。
打penicillin那天,院內的的感染科醫生說,因為這件事情(應該是HIV positive 的事),比較特別,所以要比較高規格的預防措施比較好,希望我半年都不要有性行為,也最好不要操作injection部分的工作。
若是您,會是怎麼樣的建議呢?

 

A:

很多醫院對於針扎流程不熟悉,遇上事主真的有HIV,就更恐慌。其實你不是一拔出來就針扎,而是是在收拾用物的時候被劃傷,除非Guidewire上的血液還沒乾,否則病毒應該早就死了、不可能感染到你。這機率絕對是遠低於千分之三(一般估計的針扎感染機率),可能根本就是零。只是在事件發生的前幾天,當事者往往很恐懼,覺得不吃藥會不安心,所以感染科醫生說不過、就會先開藥當做安撫。等你比較冷靜下來,請再仔細回想一下發生場景、跟感染科醫生再好好討論一次,看看是否真的有必要繼續吃下去。畢竟很多人會苦惱於藥物副作用,撐完28天不容易。

 

HIV 環境因素

搜尋

  • 618篩檢疑問
  • 18常見問題
  • 615性行為
  • 612身體接觸
  • 522症狀疑問
  • 504環境因素
  • 553治療疑問
  • 181其他

Tags

AIDS B型肝炎 B肝 C型肝炎 C肝 HCV HIV HPV HSV 交叉感染 前列腺液 口交 固定伴侶 小傷口 庫賈氏症 強迫症 急性尿道炎 恐愛 憂鬱症 抗藥性 披衣菌 梅毒 水痘 流感 淋病 濕疹 牙周病 狂犬病 疣 疱疹 痔瘡 皮蛇 皰疹 禽型分枝桿菌 空窗期 肺白念珠菌 肺結核 脂漏性皮膚 腎臟病 腦膜炎 菜花 蕁麻疹 非凡控制者 預防性投藥 香港腳

Tags

AIDS B型肝炎 B肝 C型肝炎 C肝 HCV HIV HPV HSV 交叉感染 前列腺液 口交 固定伴侶 小傷口 庫賈氏症 強迫症 急性尿道炎 恐愛 憂鬱症 抗藥性 披衣菌 梅毒 水痘 流感 淋病 濕疹 牙周病 狂犬病 疣 疱疹 痔瘡 皮蛇 皰疹 禽型分枝桿菌 空窗期 肺白念珠菌 肺結核 脂漏性皮膚 腎臟病 腦膜炎 菜花 蕁麻疹 非凡控制者 預防性投藥 香港腳
Tweets by HIVQATW
  • 618篩檢疑問
  • 18常見問題
  • 615性行為
  • 612身體接觸
  • 522症狀疑問
  • 504環境因素
  • 553治療疑問
  • 181其他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

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

暴露後預防性投藥